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最近关于养老金调整的消息,在我们社区楼下的广场上掀起了不小的讨论。“你今年能涨多少?”“是不是又要比往年低些?”每天傍晚遛弯,总有人抱着小板凳讨论得热火朝天。这事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晚年日子。7月10号,人社部和财政部刚下发了通知,明确2025年1月1日起,为2024年底前已退休的人,提高养老金标准——按照年均2%的水平来涨。这比我之前听到的消息确实要低一些,但变动到底有啥门道?还真让人琢磨不透。
作为一名普通退休职员,我对这东西的关注其实出于本能。每个月养老金到账短信一响,心里踏实了,买菜、买药、看孙子就都不拮据。这两年听说有“定额调整”“挂钩调整”还有“倾斜调整”,一时间,条条框框,分类分档,多少有些复杂。但简单说,就是既看你的工龄、缴费年限,也照顾领得太低的同志,尽量让大家都能多多少少有提升。说不期待那是假话,可每年国家政策的“温差”,也让不少人打起“小算盘”到底会不会像传说中那样,直接“提低限高”,让低的多涨点,高的少涨点?
类似局部“提低限高”的事,北京早几年就玩过了。记得2023年,北京的养老金高于6813元的,涨15元;低于6813元的,涨30元。那年,邻居老王就比我多拿了点,说是“低的补一些”,但也没出现什么大刀阔斧的变化——养老这回事,从来都是“温和调味”,很少“重锤加料”。
照消息来各省还是要根据本地老百姓的具体情况来定政策。今年的涨幅是定在2%,但政策传递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让低一点的养老金多涨一些,着重照顾生活压力大的群体。所以我猜,各地最终会拿出更偏重“定额调整”的办法,减少“挂钩”部分,来让拿得不是很多的人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。想要那种雷厉风行地直接“劫富济贫”,以目前政策的调性来说,可能性还是蛮小的。弄巧成拙,大家都不愿看到。
光说不练假把式,还是举个例子吧。我家表叔,今年快七十了,工龄刚过30年,平时爱算账。去年调涨时,他领2500块,定额调整32元,工龄挂钩每年涨1元,再加养老金挂钩1%、高龄再照顾点,最终账一合计,上涨了87元,涨幅近3.5%。今年新通知出台后,他估摸着定额能涨多点,但工龄和养老金的挂钩比去年少了点,合计起来总涨幅差不多在2.7%左右。这样算,虽然整体涨得没去年多,可表叔这种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,还能比平均涨幅略高些,政策倾斜也算到位。
眼看着7月15号,各地都要陆续发布细则了,社区里不少人都等着看新方案出炉。其实说来说去,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自己的日子有没有希望再好一点。调多少是一笔账,暖不暖是一种人情。定额调整的比例上升,挂钩比重降低,看起来像是照顾底层退休老人更多了。如果你家里有老人、或者你自己也刚退休,仔细盯着新闻,搞清楚自己属于哪个档次、今年会涨多少,之后的生活规划才有底气。
不管怎么调整,整个养老金制度还秉承“多劳多得”“长缴多得”的激励机制,这一点应该不会随意变动。所以想要聚焦“直接提低限高”,个人觉得没必要抱太大希望。现实操作里,养老金低于人均水平的,往往通过现在这种“组合拳”,涨幅已经比平均线要高点,这也算是“温和调剂”了。
咱们别太焦虑,等待本地方案出来,再细细琢磨。养老金调整,每一分钱都是温暖和希望的累积,也是我们这代人勤勤恳恳、不懈奋斗的回报。你对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,有什么期待或者顾虑?你觉得这样的调整方式公平吗?大家可以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~
融胜配资-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-股票配资实盘交易-全国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